北京大学
北京大学(Peking University)
985工程、211工程、研究生院
一、简介
北京大学(Peking University)简称“北大”,诞生于1898年,初名京师大学堂,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,也是第一个以“大学”之名创办的学校,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。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,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,行使教育部职能,统管全国教育。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,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、理科、社科、农科、医科等大学学科,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。
1912年5月3日,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,严复为首任校长。 1916年,蔡元培出任校长,“循思想自由原则、取兼容并包之义”,把北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,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、五四运动的策源地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,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、南开大学南迁长沙,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。不久迁往昆明,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。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。1952年院系调整,校园从内城沙滩红楼迁至西北郊燕园。
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,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,系国家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”、“2011计划”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,是九校联盟(C9)及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、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、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、环太平洋大学联盟、东亚四大学论坛、国际公立大学论坛重要成员。
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,聚集了许多学者专家,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,创造了大批重大科学成果,影响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、科学技术、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。
二、基本信息
中文名称 | 北京大学 | 英文名称 | Peking University | ||||||
简称 | 北大、PKU | 学校代码 | 10001 | ||||||
创办时间 | 1898年(戊戌年)7月3日 | 隶属 |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| ||||||
所属地区 | 中国北京市 | 地址: |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| ||||||
学校类型 | 综合类 | 类型 | 公立大学 | ||||||
现任校长 | 林建华 | 党委书记 | 郝平 | 校庆日 | 5月4日 | ||||
北大精神 | 兼容并包,思想自由 | 两院院士 | 87人(中科院74人,工程院13人) | ||||||
重点学科 | 131个 | 官网 | www.pku.edu.cn | ||||||
长江学者 | 164人 | 资深教授 | 17人(文科) | 硕士点 | 312个 | ||||
博士点 | 263个 | 博士后流动站 | 47个 | ||||||
属性 | 985工程、211工程、2011计划、九校联盟、亚洲大学联盟 | ||||||||
知名校友 | 李克强、邓稼先、朱自清、屠呦呦、李彦宏、俞洪敏等 | ||||||||
主要院系 | 理学部、社会科学部、信息与工程科学部、人文学部、经济与管理学部、医学部、跨学科部 | ||||||||
主要奖项 |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2人 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1项 、诺贝尔奖得主名誉教授16位 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6篇 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得主156人 | ||||||||
三、历史沿革
1、清末-京师大学堂时期
- 1986年6月,光绪帝颁布《明定国是诏》推行“戊戌变法”,诏书中强调“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,尤应首先举办”。1898年7月3日,光绪帝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《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》,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。
- 1900年,义和团运动爆发,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。1900年8月3日,清廷下令停办京师大学堂。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后,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。
- 1902年12月,晚清政府委任吏部尚书张百熙为管学大臣,“责成经理”京师大学堂,京师大学堂得以恢复。
- 1910年,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,开办经科、文科、法政科、商科、格致科(理科)、工科、农科共七科,设十三学门,分别是经科的诗经、周礼、春秋左传,文科的中国文学、中国史学,法政科的政治、法学,商科的银行保险,格致科的地质、化学,工科的土木、矿冶,农科的农学,中国近代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终于初具规模
2、中华民国-国立北京大学时期
- 明国初年(1912-1916)1912年5月3日,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,旋即冠“国立”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“国立”的大学,严复出任更名后的首任校长。
- 五四运动前后(1916-1927)1916年12月,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。1916年至1927年,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的这十年,被视为北京大学校史上的一段辉煌期,“奠定了北大的传统和精神”。
- 三十年代(1927-1937)1927至1929年间,北大处于动荡之中,并遭到严重摧残。奉系军阀攫取北京政权后,于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,与北京其他八所国立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。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将其改为中华大学,复改为北平大学,复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。1929年北大宣布自行复校,国民政府于8月6日恢复国立北京大学。
-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(1937-1946)1937年7月7日,卢沟桥事变爆发。7月底,日军先后占领北平、天津。9月,北京大学奉南京国民政府令南迁至湖南长沙,与国立清华大学、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临时长沙大学。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前往昆明,4月2日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。
-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立北京大学(1946-1949)1946年7月胡适先生由美返国,9月正式就任北大校长,致力于北大之全面复兴,“把北大做到最高学府,做成功今日最高的学术研究机关”。双十节在国会街北大第四院礼堂隆重举行复校开学典礼。
3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-北京大学
- 建国后至文革前的北京大学(1949-1966)1949年底,北大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。1952年,政府仿效苏联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,清华大学、燕京大学的文理科的部分师资并入北京大学;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华北大学三校的农学校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;北大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;北大医学院独立为北京医学院(后改为北京医科大学);北大地质学系与清华大学等校有关系科﹐组建了北京地质大学(已更名中国地质大学);北大学法律学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(已更名中国政法大学)。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迁校址于原燕京大学校址,原来北大、清华、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的著名学者云集北大,奠定了北京大学文理两科在中国长期领先的地位
- 文化大革命期间(1966-1976)1966年5月16日,中共中央下发“五一六通知”,文化大革命拉开帷幕。1965年3月起,北京大学开始在陕西汉中建设新的校区(时称“653工程”)。1970年6月27日,在停止招生四年后,北大开始采取“群众推荐、领导批准、学校复审”的方法招收工农兵学员。第一届入学新生2242人,其中北京总校1676名,汉中分校148名,江西分校418名。
- 改革开放后的北京大学(1976-至今)1976年10月,党中央一举粉碎“四人帮”反革命集团,结束了十年内乱在邓小平同志等领导的关心下,北京大学迅速恢复了学校秩序,并于1978年春迎来了“文革”后第一批经高考录取的大学生,设立方正集团、北大青鸟集团等公司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。2015年10月,北大校友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,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。
四、学术研究
1、科研平台
- 截至2017年3月,学校共有实验室157个,国家实验室(筹)1个,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,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,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,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,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个,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,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,卫生部重点实验室6个,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,232个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。
国家实验室 | |||||
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(筹) | |||||
国家重点实验室 | |||||
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 | 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 | 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 |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(联合) | ||
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 |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 |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 | 核物理与核技术 | ||
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(联合) |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(联合) | ||||
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| |||||
微米/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| 化学基因组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| ||||
国家工程实验室 | |||||
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 |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 |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| |||
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| |||||
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| 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| ||||
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| |||||
数学及其应用 | 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 | 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 | |||
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 | 水沙科学 |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 | |||
神经科学 | 分子心血管 |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| |||
细胞增殖与分化 | 高可信软件技术 | 机器感知与智能 | |||
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应用研究 | 计算语言学 | 视觉损伤与修复 | |||
慢性肾脏病防治 | 辅助生殖 | 数量经济与数理金融 | |||
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| |||||
医学物理和工程 | 空间信息集成与3S工程应用 | 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管理 | |||
先进电池材料料理论与技术 | 互联网安全技术 | 食品安全毒理学研究与评价 | |||
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| |||||
智能康复工程技术 | 有源显示工程技术 | ||||
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| |||||
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卫生部开放实验室 | 精神卫生学卫生部开放实验室 | 肾脏疾病卫生部开放实验室 | |||
神经科学卫生部开放实验室 | 医学免疫学卫生部开放实验室 | 生育健康卫生部开放实验室 | |||
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| |||||
数学与应用数学 |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| 应用化学 | |||
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| 核科学与核技术 | 软件科学与技术 | |||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| |||||
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| 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| 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 | |||
教育经济研究所 | 外国哲学研究所 | 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 | |||
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| 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| 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| |||
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| 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| 国家发展研究院 | 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| ||
其它 | |||||
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| 北京大学曹雪芹美学艺术研究中 | ||||
2、科研成果
- 北京大学在学术方面的声誉由一连串令人自豪的科学成就赢得:世界上第一例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有北大参与完成;世界上直径最小的单壁碳纳米管在北大产生;中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在北大设计;锑、铕、铈原子量的国际标准在北大测定
五、办学特色
1、院系设置
- 据北京大学官网显示,北京大学设有人文、理学、社会科学、信息与工程、医学5个学部,62个直属院系,学科专业涵盖了除军事、农业以外所有学科门类。2014年,北京大学本科专业120个,其中医学部10个
理学部 | |||
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|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|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|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|
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|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|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|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|
信息与工程科学部 | |||
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| 北京大学工学院 |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|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|
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| |||
人文学部 | |||
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|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|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| 北京大学哲学系(宗教学系) |
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|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|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|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 |
社会科学部 | |||
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| 北京大学法学院 |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 |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 |
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|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|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|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|
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|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|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| |
经济与管理学部 | |||
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|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|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|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|
医学部 | |||
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| 北京大学药学院 |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|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|
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|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 |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|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|
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|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|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| 北京肿瘤医院 |
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/公共教学部 |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| ||
跨学科类 | |||
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| 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|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|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|
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|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研究所 | 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|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|
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|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 |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(筹) | |
深圳研究生院 | |||
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| 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| 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|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|
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 |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|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|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|
2、专业特色
- 截止2014年7月,北大已拥有3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(建设点)、16名国家级教学名师、1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、2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、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9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、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、80门“十二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、2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
专业名 | ||||||||
第一批 | 经济学 | 法学 | 西班牙语 | 阿拉伯语 | 临床医学(与北大第一医院结合) | |||
口腔医学 | 微电子学 | 软件工程(设5个专业方向) | 核技术 | 临床医学(与北大人民医院结合) | ||||
非通用语种群(印地语、乌尔都语、孟加拉语、梵文、巴利文5个语种) | ||||||||
非通用语种群(蒙古语、菲律宾语、泰国语、波斯语、西伯莱语等12个语种) | ||||||||
第二批 | 哲学 | 信息与计算科学 | 化学 | 生物科学 | ||||
药学 | 智能科学与技术 | 保险 | 城市管理 | |||||
第三批 | 汉语言文学 | 世界历史 | 考古学 | 预防医学 | ||||
第四批 | 汉语言文学 | 世界历史 | 考古学 | 预防医学 | ||||
第六批 | 金融学 | 新闻学 |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| 环境科学 | ||||
第七批 | 能源与资源工程 | 环境工程 | 地质学(第一批) | |||||
3、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(16个)
- 理科基地: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、地理学、地质学、大气科学、核物理、力学、心理学、基础医学、基础药学
- 文科基地:中国语言文学、历史学、哲学
- 经济学基地:经济学
4、师资力量
- 据学校2014年7月官网显示,北京大学有北京大学有6441名专任教师,其中1701名教授,2037名副教授;中国科学院院士74人(含双聘)、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(含双聘)、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1人,院士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一;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(文科资深教授)22人,147名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特聘教授、讲座教授,52名“973项目”首席科学家;44人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(千人计划),43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, 168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,国家教学名师16人,教育部创新团队34个。
5、学校排名
序号 | 榜单 | 名次 |
1 | 2017年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 | 1 |
2 | 2016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(RCCSE)大学排行榜 | 1 |
3 | 2016年CWUR全球大学排名 | 60(全球),1(中国) |
4 | 2016年7月28日,《自然》增刊“自然指数2016新星榜 | 2(全球) |
5 | 2017年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| 53(全球),1(大中华区) |
6 | 2017年《泰晤士报高等教育》世界大学排名 | 29(全球),1(大中华区) |
7 | 2017年《泰晤士报高等教育》金砖国家大学排名 | 1 |
六、传统文化
1、北大精神
- 北大精神是北大校园文化的本质和核心,百年来,北大精神一代代传承,在不同的历史阶段,北大人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,但始终本着“爱国、进步、民主、科学”的传统,与祖国同呼吸、共命运。从五四运动开始,北大人就一直有关心国家大事、关注社会生活的传统。北大的历史是不断革新的历史,北大是在新与旧的斗争中、在不断求得自我革新中发展起来的,这使北大产生了许多重要人物和思想,成为百年名校。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学术积淀是北大校园文化的基础
2、学术传统
- 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的北大社团是“思想自由,兼容并包”的北大所成就的硕果,它的兴盛始于1916年,当时由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
3、学术传统
- 北京大学并无明确的校训。“勤奋、严谨、求实、创新”、“博学,审问,慎思,明辨”、“爱国、进步、民主、科学”、“思想自由、兼容并包”都不是北京大学的校训
4、校徽
- 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。“北大”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,其中“北字”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,而“大字”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。校徽突出的理念在于,要“以人为本”;校徽的象征意义在于,北大当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。2007年6月6日,北京大学正式颁布实施《北京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办法》,作为“根本大法”系统管理和维护北京大学的视觉形象。2007年6月13日,北京大学正式发布《北京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》,并推出修改后的北大校徽标识,在鲁迅先生设计校徽图案的基础上,进一步丰富和发展,标志形似瓦当,兼有篆刻风韵,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。北大确定了特定色值的红色为标准色,并将其命名为“北大红”。北京大学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,即大学要“以人为本”。大学,因大师而大,更因大学生而大。也有人说,上面的是学生,下面的是老师,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;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
鲁迅设计北大校徽 | 北大红 |
5、校歌
- 北京大学并无校歌。《燕园情》作于1952年北大迁入燕园之后,一度被认为北京大学校歌,但从未得到校方的正式命名,在创作之初也并没有被当成校歌来写作
6、校庆日
- 北京大学校庆日为5月4日。1912年5月4日,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。1951年的12月7日,汤用彤副校长提出把北大校庆日由12月17日改为5月4日,认为校庆时间临近期末,师生紧张不宜搞大的活动。从此以后,北京大学校庆日就改在了每年的5月4日
七、北大领导班子
职位 | 名字 | 职位 | 名字 |
党委书记 | 郝平 | 校长 | 林建华 |
常务副书记 | 于鸿君 | 常务副校长 | 吴志攀、柯杨 |
党委副书记 | 敖英芳、叶静漪 | 副校长 | 王杰、李岩松、高松、陈十一、王仰麟 |
纪委书记 | 于鸿君 | 秘书长 | 杨开忠 |
党委常委 | 郝平、林建华、于鸿君、吴志攀、柯杨、王杰、敖英芳、叶静漪、李岩松、高松 | 总会计师 | 张宝林、邓娅、程旭、黄桂田、马化祥、孙俪、陈宝剑、王博 |
八、校园简介
- 北京大学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,校园占地总面积约7000亩,分为燕园校区、医学部校区、昌平校区、大兴校区、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区6个部分,其中燕园校区是北京大学本部,占地面积95平方公里(合2925亩)。昌平校区占地面积550多亩。大兴校区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,占地面积约550亩。北京大学无锡校区同样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,2008年投入使用,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大学城,占地面积500多亩。北京大学医学部位于学府林立的首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,占地面积约990亩。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(南国燕园)占地面积82.87万平方米(合1243亩),是以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。
- 北大校园分为校本部、医学部、昌平校区、大兴校区、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6个部分,本部又称燕园,包括淑春园、勺园、朗润园、镜春园、鸣鹤园、蔚秀园、畅春园、承泽园等,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,数百年来,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。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、西与颐和园相望。北大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,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,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,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。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,而且山环水抱,湖泊相连,堤岛穿插,风景宜人;校园内古木参天,绿树成荫,四季常青,鸟语花香,园林景色步移景异。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,这正是燕园中最美的图画。著名的“一塔湖图”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。
-
2017年北京大学统招详细数据
-
2017年北京大学招生章程
点击下载